隨著城市外延的擴大,人們的足跡越走越遠,我們身邊也會遇到各色人群,人們對異國戀、跨國戀,也越來越包容。
對于有女兒的家庭來說,女兒遠嫁,從情感上是難以割舍的。遠嫁的姑娘,都有一個回不了的家。
更別提嫁到國外,嫁到人們口中遙遠而貧窮落后的非洲了,父母更是舉雙手雙腳不贊同。
愛情使人盲目。如果有一根筋的女孩,遇到心儀的非洲小伙,非要和他在一起。父母也是怎麼反對都起不了作用的。
曾經有一個河南女孩,她在上大學期間,認識到一位非洲小伙子,機緣巧合,兩個人最終也走到了一起。
當她跟隨黑人丈夫一起來到非洲,剛下飛機的時候,她就被眼前的一幕驚住了。
原來丈夫一直對她隱瞞了身世,事實并非她所想象的那樣。
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?他們是如何認識的?來到了非洲,她見識到什麼,如此吃驚?後來如何了?
這位遠嫁的姑娘,名叫白楊,1989年出生在河南漯河一個非常普通的農戶家庭,父母希望她能夠像風中的小白楊樹一樣,傲然挺立、堅強不屈,于是給她取了這樣一個非常好聽的名字。
人如其名,小白楊也和她的名字一樣,雖然出生平凡、長相普通,甚至有點其貌不揚,但是在她身上有股韌性和不服輸的個性,不會泯然于眾。
小白楊從小就喜歡涂涂畫畫,一個人沒事的時候,經常在紙張上用畫筆抒寫表達自己的情感。
(示意圖)
她的學習成績一直都可以,也有求知的熱情,所以雖然家境不太富裕,但是父母思想還比較開明,也是一路供她讀書到高中。
結合自己的優勢,在老師的建議下,她重拾起自己繪畫這門特長,也是在父母的全力支持下,以藝考生的身份,通過當年的大學聯考,而且還考上了一所不錯的美術院校,四川美術學院。
如愿以償進入大學,白楊十分珍惜這個難得的上學機會,除了上課之余,業余時間她還勤工儉學,在學校附近不遠處的拉面館做兼職。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