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網友在臉書社團上分享了一張照片,照片中顯示一輛公車上貼著手寫公告:「下車時,請不用說『謝謝』」,其中「不用」兩個字還特別加粗。原PO表示這是他第一次看到有人這樣要求,感覺好像司機希望乘客趕快下車,少說點話。這張圖片迅速引發討論,許多內行的專業人士紛紛留言回應。
有司機解釋,這樣的公告其實是有原因的。因為每天會有數百位乘客下車時對司機說「謝謝」,而司機如果每次都要回應「不客氣」,一天要重復好幾百次,實在是非常辛苦。
有網友進一步指出,有些乘客可能會因為司機沒有回應「不客氣」而感到不滿,甚至會投訴司機服務態度不好。「就怕有乘客投訴:說了謝謝,司機卻沒有回答,服務態度惡劣」,這樣的情況可能讓司機無辜受到責難。
另外,有人補充說,司機在開車時必須專注于前方和左後方的狀況,沒有空間轉頭來回應乘客的感謝。如果每次都要顧及回應乘客,不僅容易分散注意力,還可能造成安全隱患。因此,貼這樣的公告其實是為了避免司機分心,也減少了被投訴的機會。有些司機感嘆道:「沒回應謝謝可能會被誤會成態度高傲,結果收到投訴單真是冤枉。」
有網友分享了一個親戚是公車司機的經歷。有一次,司機載到了一個坐在最後一排的小女孩。到站後,小女孩特地從最後一排跑到車頭,為的是對司機說聲「謝謝」。結果因為這樣的舉動,讓原本的綠燈變成了紅燈,司機只能無奈地等下個綠燈才能繼續開車。
這種情況雖然表達了乘客的禮貌,但對于司機來說,卻有時會讓工作變得更加困擾。
不過,許多網友認為,對司機說「謝謝」已經成為一種習慣,不說反而覺得奇怪。有網友表示:「不說謝謝,我總覺得渾身不對勁。」另一位網友則開玩笑地問:「那可以跟司機說掰掰嗎?」甚至有人搞笑提議:「說愛你可以吧?」還有人說:「要不要學台語來說『ㄒㄩㄝˋ ㄒㄩㄝˋ』?」
還有其他網友則提出了一些有趣的建議,比如說:「那要說什麼?『真有你的』這樣嗎?」或者乾脆說:「掰哺!」這些留言顯示,許多人已經將向司機道謝當作一種日常習慣,突然改變這個行為反而會讓他們感到不自在。
也有網友注意到,當乘客說「謝謝」時,許多司機其實會以點頭來回應。這些網友指出,司機如果要每天對上百位乘客點頭致意,這樣的工作量也不小。所以,有人打趣地說:「下次我會改,不再說謝謝,讓司機輕鬆點。」
儘管有這樣的公告,有些人還是認為向司機表達感謝是一種基本的禮貌行為,特別是當司機在行車過程中提供了安全和舒適的服務時,說一句「謝謝」不僅是出于禮貌,更是對司機辛勞的認可。
只不過,對于司機來說,這樣的禮貌有時卻可能帶來一些意料之外的麻煩。畢竟,過于頻繁的感謝和回應,的確可能會影響到他們的工作效率和專注力。
每個人對待這樣的情況都有不同的看法,有些人覺得不說「謝謝」是一種體諒司機的方式,讓他們減少不必要的負擔;而有些人則認為這樣的互動已經是社交禮儀的一部分,很難去改變自己多年的習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