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國的古代的文化,影響了周邊很多國家,像日本、韓國、越南等,在這些國家,如今都能看到古代中國的一些習慣。不得不說,中國的文化,是最值得我們驕傲的。
對聯,是中國文化中,很經典的一部分。古代人的娛樂,全靠對聯來實現。在古代的一些朝代,對聯成了人們休閑娛樂必備項目,像宋朝,人們崇尚文學,有才的人在當時,是很有地位的,被老百姓膜拜,被同行仰慕。
因為,對對聯,可是個很難的事情,尤其是對出一好的對聯。
對聯跟作詩不一樣,作詩,有意境就好了,整首詩圍繞一個主題。而對聯,不光要有意境,還得押韻,平仄有序,而且讀起來要跟上聯,有遙相呼應的感覺。
(示意圖)
本來,現代人就很佩服古人,對聯的高大上,讓人們更加對古人賞心悅目了。可惜,現代的人,已經沒有閑情雅致,圍坐在一起對對聯。
不是對不出來,是壓根就沒有這種情調。但也不乏有一些愛好者,看到一上聯,就忍不住動腦筋,每個人對出來的感覺不一樣。
今天說的對聯,上聯:「生米煮成熟飯」。看到上聯,你們想到了什麼?
沒錯,肯定會有人往那個方向想,因為,中國民間,經常會聽到這句話。
(示意圖)
接下來看一個跟字面意思遙相呼應的下聯:「花肉熬成清湯」,完全是字面理解出來的。
但是中文博大精深,可以理解出很多的意思,接下來,看看老司機是如何對下聯的。
相信很多老司機,看一眼就能意會到另一層意思。還別說,老司機的理解能力,還真是到位,不得不讓人拍手叫好。
(示意圖)
老司機出下聯:「新人變成舊好」,意境是有了,但好像跟上聯,不是很搭。
再看另一個老司機的下聯:「嬌妻變為丑婦」,你們覺得如何。
還有一老司機對出的下聯,網友拍手叫好,下聯:「上車之后補票」,一看就是老司機,但是方向錯了,放在一起,根本不是對聯,所以,稱不上是絕對。
如此看來,還是第一個老司機的下聯,還算經典,你們有更好的嗎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