著名學者劉半農曾在《賽金花本事》一文寫道:
「中國有兩個「寶貝」,慈禧與賽金花,一個在朝,一個在野;一個賣國,一個賣身;一個可恨,一個可憐。」
鮮明的對比中,不難看出作者本身對慈禧賣國議和的蔑視,以及對名妓賽金花人格的無比欽佩。
晚清民初的動蕩時代中,賽金花是個具有傳奇色彩的女子。
出身青樓的她,是名噪京城的「賽二爺」,也是隨夫出使歐洲的狀元夫人,更是在八國聯軍入侵北京后,以一己之力護佑全城百姓安危的「護國娘娘」
但如此的亂世女杰,命運卻如草芥般漂泊凄涼。
她一生三次嫁作人婦,又三番淪入煙花;以身救國的她非但沒有得到人們的尊重,反而盡遭排擠和厭棄,最終這位心懷家國、俠肝義膽的傳奇女子,落得凄涼病死的結局。
.
賽金花,原名鄭彩云,出生于蘇州的一戶貧困家庭。
她的父親原本是一位轎夫,后因勞累過度不幸病逝。
家中頂梁柱倒塌后,為謀生存,賽金花被送到了蘇州歌伎館,此后便委身于秦樓楚館之中。
雖然成長坎坷,但賽金花卻從未在身不由己的命運中墮落。
即便困于煙花之地,她卻刻苦學習琴棋書畫,最終因才貌雙全又清冷孤傲,成為蘇州名妓。
恰是這些成就,才將她推上了傳奇的人生之路。
15歲那年,賽金花被清末狀元洪鈞選中,成為其妾室。
彼時的洪鈞已48歲,兩人年齡差距懸殊。
但對于困于風塵的賽金花來說,能夠嫁給狀元郎,無疑是求之不得的選擇。
這段婚姻中,賽金花雖為妾室,卻得到了丈夫的萬般寵愛和疼惜。
1887年,洪鈞奉命出使歐洲,原配夫人王氏不愿離開家鄉,作為妾室的賽金花,便代替對方陪丈夫前去。
歐洲之行,展現了賽金花一代風塵女子最風采的時光,也開啟了她注定不再平凡的一生。
由于賽金花年輕貌美、聰慧伶俐,有著東方女子最典雅的魅力和風采;在歐洲逗留的那兩年,她以外交官夫人的名義,得到了德國皇帝和皇后的召見和喜歡。
本就聰明好學的她,又在短短時間學會了一口流利的德語,并能夠輕松地將德語運用自如,這也讓賽金花能夠跟隨丈夫多次出入重大外交場合。
也是在這段期間,賽金花認識了後來八國聯軍的統領人物——瓦德西。
俘獲德國上層人士無數青睞的賽金花,也絲毫不會想到:
自己成為一代俠妓的傳奇事跡,將會與這個德國男子息息相關。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