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一將功成萬骨枯」
但凡王朝更替,總會有無數的白骨為其鋪路。即便沒有在作戰中死去,也難保因為尾大不掉、功高難賞而被君王忌憚。
但是一位已經76歲高齡的老臣回家養老,每天耕田種地,卻還是被皇上下令滿門抄斬,這樣的事情實在讓人匪夷所思,這是怎麼回事呢?背后又有著什麼樣的原因呢?
元朝末年,各地豪杰因為不滿元朝政府殘酷剝削的統治政策,紛紛揭竿而起。
那時,在各地聲勢浩大的義軍中,誰也不會注意到一名小小的義軍頭領,然而讓人沒想到的是,正是這個不起眼的家伙,開創了一個瑰麗壯闊的大明王朝,他就是——朱元璋。
那年的朱元璋還只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義軍頭領,但是那年的李善長卻已經是十里八鄉遠近聞名的謀略家了。
那一年,朱元璋領兵攻打到滁州,在滁州的李善長敲開了朱元璋的寨門,慕名來投。
朱元璋大喜過望,連忙拉住李善長,兩人就像多年不見的老友,相談甚歡。
良久,朱元璋終于問出了那個自己一直想問的問題。「先生,天下何時方定?」
李善長微微笑道,道出了朱元璋有效仿漢高祖之意。
朱元璋心下一驚,自己當時還只是郭子興軍中的一個將領,然而眼前的這個人卻已經一眼看破自己的心思。
李善長繼續陳述,道出了劉邦的三個優點:其一生性豁達;其二知人善任;其三不胡亂殺人。
李善長這段話真是說進了朱元璋的心坎里,別看他平時在郭子興面前義父長義父短,一副做小伏低的樣子,可是骨子里誰不想號令天下。
偏偏眼前這個人告訴他,天下一定會統一,而且還會在你的手里得到統一。
朱元璋當即就心潮澎湃了,他把李善長調到自己的身邊,今后所有重大的政務,都會詢問李善長的意見。
李善長也沒有辜負朱元璋的期望,史書上說,他雖然沒有讀過很多書,但是卻有著超越常人的智慧與謀略。
當朱元璋帶領徐達、常遇春等人,在前面攻城拔寨的時候,所有的后勤保障幾乎都壓在了李善長的身上。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