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36年,上海良友圖書公司出版了一本《愛眉小札》。
這是徐志摩罹難五周年之際,陸小曼將兩人最為刻骨銘心的愛戀糾纏,完完整整的公之于世。
可若了解陸小曼和徐志摩的愛情往事,會覺得:那些字里行間的熱烈和浪漫,也充滿了悲涼的諷刺。
可以說:兩人的婚姻,像極了一場現實照進理想的悲劇。
徐志摩對愛情的向往和信仰,將他的生活帶進了窄仄的甬道;
而陸小曼的揮霍和張揚,也將這段本該幸福的婚姻,推向了一場極致的悲涼。
自從不顧父母反對,執意迎娶陸小曼后,「疲于奔命」這四個字,是徐志摩再婚后的生活狀態。
可即便努力掙錢養家,他與陸小曼的生活,依舊是萬般拮據、入不敷出。
他并非掙得少,相反,徐志摩的收入,曾令無數人艷羨。
民國1927年公布的《大學教員薪俸表》,對各級教員的工資都有明確規定。
其中,一級教授月俸國幣500銀元,約合今人民幣17000元,二級教授450銀元,三級教授月俸400銀元。
和陸小曼結婚后,徐志摩在上海光華大學的職稱是「教授」,即便按照三級教授去劃分,徐志摩每月也有400銀元的收入。
當然,才華橫溢的徐志摩還在其他學校兼職,比如東吳大學、大夏大學、上海法學院、南京中央大學;即便徐志摩在其他學校的級別很低,每月薪資加起來也1000銀元,相當于如今的34000元人民幣,這樣的收入應該是很高了。
除了教書育人,徐志摩更身兼數職。
他寫作投稿、創辦新月書店,倒賣古玩,做房產轉讓中介,甚至與張幼儀八弟合開服裝店…
哪怕保守估計,徐志摩的最低收入也會在3500銀元以上,折合成人民幣大約是12萬元。
月入12萬,在如今時代依舊是多少人高不可攀的夢想;更何況那個普遍貧瘠的時代!
可現實情況卻是:徐志摩當時的經濟狀況,卻處于極度窘迫的狀態。
只因為,每月12萬的收入,也無法維持家里的日常開銷。
徐志摩的困境,與陸小曼對錢財的需求直接相關。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