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民國的男子中,若論深情,大概很多人會不約而同地想到金岳霖。一方面,他對林徽因的一段癡戀是眾所周知的佳話,另一方面,金岳霖終生未婚,不免讓人聯想,他是為愛而林徽因而終生堅守。
但是,現實中,金岳霖并非一生只愛過林徽因,更不是因為她而不婚。很多人之所以一廂情愿地以為老金一生只愛林徽因,多半是感動于他對林徽因長達半生的默默守護。
人們想起金岳霖,總能想起這樣的場景:他為了林徽因的婚姻幸福主動在感情上退出;生活中,他常常為梁林夫婦調節生活矛盾,代替他們陪伴孩子;戰亂時期,他主動為病重的林徽因端茶送藥;林徽因病逝那天,他像個孩子一樣號啕大哭,他為她寫下動人的挽聯:「一身詩意千尋瀑,萬古人間四月天」 。
這些細節之處,盡現一個癡情男人對感情的執著,這份專一也成了金岳霖為愛死心塌地,一生只愛一人的絕佳證據。但是事實上,金岳霖的感情生活并非除了林徽因就是一片空白,無論是在林徽因之前,還是林徽因之后,他的感情生活都并非空白。
1924年,29歲的金岳霖在法國游學。求學期間,他認識了美國女子麗琳·泰勒。麗琳在生活中追求自由瀟灑,為人特立獨行,是一個典型的傳統禮教反叛者,金岳霖引以為知己,并且曾和她有過一段交往。
這一點,金岳霖交際圈中的友人都可以作證。金岳霖的朋友楊步偉曾在《雜記趙家》中記敘了金岳霖如為了供應女友游玩的開銷,向自己借錢的趣事。
1925年,金岳霖應徐志摩之邀,回國創辦雜志,麗琳也同他一起來到中國。麗琳對中國的家庭生活很感興趣,但是她和金岳霖二人都推崇羅素提出的「試婚制」。
因此,兩人在當時有夫妻之實,卻沒有夫妻之名。
徐志摩在在給陸小曼的書信中也多次提到金岳霖和他這位美籍女友。麗琳在山東大學任教期間的學生何炳棣曾經在回憶錄《讀史閱世六十年》中提到兩人「同居生女而不婚」的事實。金岳霖是否真的和麗琳育有一女未曾核實。
但是吳宓也在日記中提起自己和金岳霖及其女友之間的交往。1930年4月19日這一天,他寫道:
「下午大風,四五乘人力車入城,至史家胡同54號甲金岳霖宅,赴泰勒女士招茶會,為介紹其女友賓達女士。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