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74年,隆冬時節。
一則出自文學界的婚戀消息,引發了海嘯般的社會輿論:
「71歲的著名文學家梁實秋,與當紅女星韓菁清相戀…」
消息一出:民眾只覺得萬分震驚:
所有人都無法相信:一個當紅明艷的歌星,會愛上一個年逾古稀的教授;德高望重的國學大師,竟然會選擇與43歲的女星相戀。
隨著這則消息的傳出,台灣文學界的眾多學者也坐不住了。
為勸梁實秋懸崖勒馬,他昔日眾多學生甚至成立了「護師團」,企圖用外力斬斷這樁情事,以保梁實秋晚節平安。
除此之外,各大報社還不約而同刊登出如《教授與影星黃昏之戀》這樣的文章,字里行間直指女星韓菁清圖謀梁實秋的錢財。
這場情事造就的輿論風波,可謂鋪天蓋地,席卷而來。
聲勢之洶涌,爭議之喧嘩,遠遠超出了梁實秋的想象和判斷。
他不明白:為何世人偏偏要與他過不去,偏偏要與這段難得的晚年戀針鋒相對…
直到學生出言相勸:師母去世才7個月呀,50多年相濡以沫的感情,難道說忘就忘了嗎?
是呀,這樁情事之所以讓眾多文化學者出面反對,是因為梁實秋的妻子程季淑剛剛去世。
「詩人感木瓜,乃欲答瓊瑤。愧彼贈我厚,愧此往物輕。雖知未足報,貴用敘我情。」
曾幾何時,面對愛妻的猝然離世,無法接受現實的梁實秋,在郁郁寡歡的時光里,寫下世人熟知的《槐園夢憶》,來追述原配程季淑半個世紀的柔情。
「形影不離,五十年來成夢幻;音容宛在,八千里外吊亡魂…」
字里行間的深情悼念,無不催人淚下。
當然,若要真正看透這場聲勢浩大的輿論,還要從梁實秋與程季淑的50年相守點滴說起。
如果讀過《槐園夢憶》,不難發現:
梁實秋與程季淑可謂是民國文人中恩愛夫妻的典范。
兩人自年少相識,而后在50載婚姻中,經受顛沛流離之苦,兩地分居之難,縱然生活充滿變故和困頓,這對夫妻卻依舊相濡以沫,情比金堅。
如此的深情伉儷,讓人動容,也讓人羨慕。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