無數人羨慕古代皇帝的后宮佳麗三千,然而在中國歷史上,有這麼一對「模范夫妻」規避了封建社會「一夫多妻」制可能引發的各種矛盾。
他們是明太祖朱元璋和馬皇后,兩人相識于戰亂之中,相守于盛世華年,他們同甘共苦,相敬如賓。
在馬皇后去世后,朱元璋終身不立新皇后,以示對髮妻獨一無二的惦念與尊寵。
那大腳馬皇后究竟何德何能獲此殊榮?怕是源于一個「愛」字。
作為大明一國之后——馬皇后,不僅憑借她的「愛」贏得了鐵漢皇帝朱元璋的所有柔情,更是贏得子民的敬仰。
明太祖孝慈高皇后馬氏(1332年一1382年)是安徽宿州人,根據史料記載,馬氏名為馬秀英,祖上是當地有地位的大戶。
雖然其母親在生下她不久后不幸離世,但她的父親馬公對女兒寵愛有加,讓她從小就學習識字。
天生聰慧的馬氏在良好的家庭培養下,自小就頗具見地,很有主見。由于父親的溺愛,再加上倔強的個性,在那個以「三寸金蓮」為美的封建社會,她堅決不肯裹腳,她那雙大腳廣為流傳,後來還被戲稱為「大腳馬皇后」。
不過,快樂總是短暫的,寵溺也是暫時的。
就在元朝末年,發生了白蓮教大起義,馬氏的父親馬公不幸被卷人一場命案,彼時的馬秀英才十多歲,其父為了躲避戰亂,帶著女兒去投靠在濠州起義的至交好友郭子興,并把女兒托付給了他。
然而,世事難料,馬公在外鄉逃亡中,由于路途艱辛,不幸客死異鄉。得知消息的郭子興非常悲傷,眼看著幼小的馬秀英成為了孤兒,對她更是加倍疼愛。
郭子興在當時也算是有地位的富人,因此對勤奮好學的小秀英悉心栽培,不僅教她學會了女紅刺繡,還學了不少文化知識。
自小討人喜愛的馬秀英轉眼間到了談婚論嫁的年齡,義女的婚事自然郭子興夫妻也是加倍操心。
20歲的她,雖然相貌一般,但是端莊優雅,舉止從容,一看就是大家閨秀,名門出身。
郭子興心想:「女兒如此優秀,誰家的男子會配的上呢?」一心想為女兒尋找合適的郎君。
正值元末統治腐敗,農民起義大勢興起,野心勃勃的郭子興順勢舉旗抗元,揭竿而起,招納人才。
就在攻下濠州沒多久,郭子興在麾下義軍中看中了一個人,其人就是有勇有謀的朱元璋。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