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穆宗沖齡即阼,母后垂簾。國運中興,十年之間,盜賊劃平,中外乂安。」——《清史稿》
古代皇帝大多并不能長壽甚至不能善終,這一來是因為皇位代表著至高無上的權利,因此必然會招來眾人的覬覦,在我國歷史上,死于宮廷政變的皇帝不在少數,二來是因為作為統治全國的皇帝,日常的公務相當的忙碌,因此對身體的損耗也會很大。
然而有這樣一位特殊的皇帝,卻僅僅活了19歲便駕崩了,這樣的早逝即便是在皇帝這一高危職業中其實也并不多見,而這位皇帝就是清朝后期的
同治皇帝。那麼同治皇帝為何年僅19歲便駕崩了呢?其實深入了解后就會知道,他如此荒唐的生活,能活19歲已經算是高壽了。
中國古代的皇位之爭一直是朝中的一件大事。歷朝歷代因為地位之爭出現了很多頭破血流的事件。皇子之間勾心斗角,大臣也各自有各自推崇的人物,并且因為一般的皇帝三宮六院妃子非常的多,所以孩子也很多。在立太子的時候,就是一件非常難以抉擇的事情,在立太子后還并不一定意味著太子就會成為下一代的皇帝,有些朝代因為立太子反而導致地位之爭更加嚴重,在上一屆皇帝駕崩之前,就已經開始兄弟之間的互相殘殺。
在我國清朝的時候,許多皇子都面臨了兄弟相殘得到皇帝的狀況,相比較這些這些經歷紛爭后得到皇位的皇帝,有一位皇帝要幸運非常多,那就是同治帝。因為同治帝的父親咸豐帝只有他這麼一個孩子,所以奪嫡紛爭,他登基是非常順利的。
雖然咸豐帝駕崩的時候,同治帝才僅僅六歲。但是古代的世襲制度,父死子繼,所以皇位也應當由同治帝繼承。
同治帝荒唐的誘因
按說同治帝六歲就登基成為皇帝,如此小的年齡就已經登基,他能夠在皇帝的位置上坐上非常久的時間。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