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19歲的許澍旸被喜轎抬張府后,她才明白張作霖想娶自己,不過是一時興起罷了。
許澍旸進入張家的時候,未來的「東北王」張作霖已經有了3位夫人,賢惠能干的大夫人趙春桂,優雅博學的二夫人盧壽萱,還有生得天姿國色的三夫人戴憲玉。
面對這三位「姐姐」,窮苦人家出生的許澍旸有點自慚形穢,也開始惱恨張作霖為什麼偏偏挑上了自己。
許澍旸生于1888年,河北宛平縣人氏,父親因病早逝后,她便跟著寡母闖關東,流落至遼西新民府一帶。孀妻弱女身在異鄉,就靠給人縫補漿洗,求個溫飽。許澍旸出落到十幾歲,生得嬌俏漂亮,奈何家貧,提親者通常望而卻步。娶了她,意味著從此要管兩張嘴。
1906年的一個清晨,18歲的許澍旸照例來到村口的井邊打水,漿洗衣物,只聽見馬蹄聲從背后噠噠而來。
她轉頭望去,只見一個軍官騎著高頭大馬,腰配長刀,也望見了她。這一望,改變了她的一生。
馬背上帶隊的男人,正是新民府五營管帶,31歲的張作霖。
幾天后,村里的私塾先生跨進了許家寒舍提親,說是那天張作霖相中了她。許母早有耳聞,這張作霖不僅早有妻室,還是個胡匪出身的莽漢,因此不愿嫁女。奈何張作霖在新民權勢遮天、一呼百應,有意巴結他的村長很快登門,向母女倆曉以利害。
許澍旸不愿母親為難,轉念又想,自己如果嫁給這樣一個有權有勢的丈夫,母親以后想必就不必如此辛苦了。她自己說服了自己。
嫁入張家之后,許澍旸這樣一個寒門苦女,也算是飛上枝頭,做起了貴夫人,可是「軍閥后宮」的復雜,遠遠超出了她的想象。
都說三個女人一台戲,家里女人一多,拉幫結派、爭風吃醋這一類的事情也多。作為平民之女,許澍旸非常厭惡幾個妻妾共侍一夫、勾心斗角的生活。
因此,她在張家的幾房太太中,一直是個本分人,不參政、不越矩,把一個平民女子吃苦耐勞的品質發揮到了極致。
1908年,張作霖到遼北沙漠剿匪,環境險惡,當時隨軍的四位夫人,趙夫人和盧夫人皆因水土不服,不能適應,憲夫人則一直鬧著要回家,只有許澍旸隨遇而安,常伴張作霖左右。
也是從這時起,她與張作霖的關系漸有好轉,并先后為丈夫生下了四個子女,分別是長女張懷瞳、長子張學曾、此女張懷曦和次子張學思。原本為自己不大美滿的婚姻而憂慮的許澍旸,隨著孩子們的降生,終于逐漸開朗起來。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