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們常說,伴君如伴虎,在皇帝跟前伺候,那就是把腦袋別在了褲腰帶上。皇帝開心,皆大歡喜,皇帝要是生氣,那腦袋就得搬家。
尤其是在喜怒無常的帝王手下做事,稍有不慎,就會惹禍上身,不僅自己遭殃,還會連帶著家族眾人一起遭殃。
在電視劇中,皇帝威脅人時,最愛說的話就是「朕要誅你九族」,那些大臣們每次一聽到這句話,都會嚇得驚慌失措。
這就讓很多人十分好奇,古代「誅九族」到底指的是哪九族?為什麼沒有人趁亂逃跑呢?其實選擇逃跑的人才是真的傻。
像誅九族這樣連坐的刑罰,最早可以追溯到商朝時期,不過當時的「株連」只涉及犯罪之人的直系親屬,不會殃及到其他族人。
秦朝時期,商鞅倡導依法治國,并推行出了很多法律法規,其中就有一種懲罰叫做「夷三族」,指的是父、子、孫三代。
而「誅九族」就是由「夷三族」發展變化而來的,這里的九族范圍就十分廣泛了,包含了父族、母族、妻族這三大族,其中又細分為父族四、母族三、妻族二,一共為九族。
通俗地說,就是只要是父母和妻子家族中的人,甚至家族中連帶著姻親關系的人,都會被株連,這就是所謂的「誅九族」。
按照九族五服的說法,一個人如果被判了株連九族的懲罰,那麼就會牽扯上百個家庭,少則幾百人,多則數千人,其殘忍程度,堪比滿門抄斬了。
「誅九族」并不具有公平性,反而還會讓很多無辜之人慘死,如此慘無人道的刑罰,是有違人倫的,那為什麼歷朝歷代的統治者們,還會如此推崇這項刑罰呢?
其實原因很簡單,一是為了起到殺雞儆猴的效果,威懾世人,二是為了斬草除根,杜絕后人的報復。
自古以來,中國的人口數量,就遙遙領先于世界諸國。這人一多起來,就會給統治者的管理,帶來很多麻煩,所以統治者們想出了很多慘絕人寰的刑罰,如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