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89年,陳慧嫻在香港紅館舉辦「幾時再見」演唱會。
那天晚上,她身穿白紗公主裙,哭得梨花帶雨。
一首《千千闕歌》,字字句句都深入心聲。
當時,陳慧嫻24歲,正值事業巔峰。
如果不出意外,她會在未來接棒梅艷芳的位置。
可因為和父親的約定,陳慧嫻不得不暫別歌壇,遠赴海外留學。
本以為短暫的離開,不會對她的事業產生太大的影響。
哪知,這一別,舊日輝煌再不相見。
陳慧嫻,出生于香港。
她自幼酷愛唱歌,高中時期經常和同學們一起練歌,并參加學校間的競賽。
19歲那年,陳慧嫻被星探發掘,踏入香港樂壇。
隨后,一曲《逝去的諾言》,讓她獲得了香港電台十大中文金曲最有前途新人獎。
出道即成名,陳慧嫻的實力不可小覷。
公司看見了她的價值,自然也愿意力捧她。
半年后,陳慧嫻發行了第一張個人專輯《故事的感覺》。
清純甜美的「學生妹」形象,再加上清脆的嗓音,讓她在香港獲得了大量的粉絲支持。
隨后,陳慧嫻又推出專輯《Priscilla》,其中主打歌《花店》讓她的名氣更上一層樓。
短短兩年時間,陳慧嫻已經在香港樂壇闖出了一片天。
此時,香港寶麗金唱片公司看中了她,邀請她加入。
21歲的陳慧嫻,在唱歌這條路上,又開啟了新的征程。
舞曲《跳舞街》,獲得無線電視十大勁歌金曲最受歡迎Disco歌曲。
《傻女》和《人生何處不相逢》這兩首歌曲,更是讓陳慧嫻躋身香港樂壇一線女歌手之位。ADVERTISEMENT
在寶麗金那幾年,陳慧嫻金曲頻出,風光無限。
1989年,她演唱《千千闕歌》,事業達到了巔峰。
這首歌翻唱自當時日本超級巨星近藤真彥的作品,同時期翻唱同部作品的還有梅艷芳的《夕陽之歌》。
兩首歌,同曲異詞,但陳慧嫻的《千千闕歌》在銷量、口碑和傳唱度上都要優于梅艷芳的《夕陽之歌》。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