唐太宗李世民還是皇子時,被李淵封為尚書令,因此,等李世民登基之后,唐朝「尚書令」這個職位就一直空懸,「三省」中尚書省的最高長官變成了尚書仆射。100多年后,唐代宗封太子李適為尚書令,李適也就是後來的唐德宗。其實,除了李世民和李適,唐朝還有一個人差點當上了尚書令,此人就是郭子儀。不過,以郭子儀的智慧,他是無論如何都不會接受尚書令這個職位的。
郭子儀,唐朝名將,著名軍事家。被后世稱為「功高而主不疑,位高而人不嫉ADVERTISEMENT
公元755年,安祿山、史思明發動「安史之亂」,唐玄宗李隆基在一片歌舞升平中被驚醒,最后倉皇逃竄。58歲的郭子儀當時還在家中守孝,朝廷為了平定叛亂,命令郭子儀「奪情」,改任朔方節度副使,率軍討伐安祿山。當時唐朝諸將被叛軍打得落花流水,只有郭子儀和李光弼二人連連取勝。唐肅宗靈武登基以后,郭子儀和李光弼被重用,成了討伐叛軍的主力,在收復兩京的過程中,郭子儀起了決定性的作用。
在多年的征戰生涯中,郭子儀治軍嚴格,上下皆服,各地若有叛亂,只要郭子儀出馬,總能迅速平定。在唐代宗登基之后,郭子儀逐漸年邁,因為功勞太高,很多人擔心郭子儀會面臨古代名將無法擺脫的宿命——功高震主。
因為功勞太大,郭子儀確實遭到多次誣陷,還一度被罷免副元帥之職。郭子儀無奈之下,曾將唐肅宗給自己的詔書全部拿給唐代宗看,唐代宗逐漸相信了郭子儀的忠心。即使如此,郭子儀在朝堂之上也小心翼翼,上至皇帝,下至百官,都覺得郭子儀雖然功高,但毫無高人一等的姿態,無人不服。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