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油詩形式上是詩,卻和正統的詩歌不一樣,
沒有嚴肅正經,沒有高高在上,也沒有晦澀難懂,
而是特別接地氣,別有一番趣味。
雖被視為「旁門」,
人們卻絲毫沒有減少創作打油詩的熱情,
從古至今,有趣的打油詩比比皆是。
梁啟超說:「趣味是生活的原動力,
趣味喪掉,生活便成了無意義。」
憑著這份「趣味」,
打油詩得以開辟了自己的一畝三分地。
要說打油詩,不能不從打油詩的「鼻祖」講起。
唐朝的時候,有個讀書人叫張打油,
他最大的愛好,就是看到什麼都要謅幾句詩。
一天,某省的參知政事出門賞雪,
忽然看到自家墻上黑乎乎的一片,
定睛一看,是一首歪詩:
「六出飄飄降九霄,街前街后盡瓊瑤。
有朝一日天晴了,
使掃帚的使掃帚,使鍬的使鍬。」
官員氣壞了,讓手下的人立刻查出是誰如此放肆。
手下人一查,是一個叫張打油的人寫的。
張打油被抓來之后,辯解這詩非他所作。
正巧當時叛軍被圍困在南陽郡,
官員便讓張打油以此為題做首詩,來試探下他,
張打油邊想邊吟:
「百萬賊兵困南陽。也無援救也無糧。
有朝一日城破了,
哭爹的哭爹,哭娘的哭娘!」
人們哄堂大笑,
這分明和墻上的詩出自一人之手嘛!
本來氣壞了的官員也忍俊不禁,
也罷,這詩實在好笑,便放了張打油。
從此之后,這種詩體流傳了下來,
人們便把這種直白俚俗、風趣詼諧、
又講究押韻的詩稱作「打油詩」。
風趣調侃,高情商的相處之道
賈平凹說:
「人可以無知,但不可無趣。
」
人與人打交道,幽默的人往往更受歡迎。
然而,
卻總有人因為把握不好幽默與冒犯的分寸,
而得罪了人。
這個分寸很難把握,
而通過打油詩,
卻可以風趣而不冒犯地調侃一下別人,
再調侃一下自己,
生活這般有趣,大家和和氣氣。
在這種有趣的詩體面前,
一貫嚴肅著面孔的魯迅也幽默了一把。
魯迅和徐志摩同在北大任教的時候,
徐志摩苦苦追求林徽因而不得,
整天哭喪著臉,寫了很多癡情的詩歌。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