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我已經完全不去想愛情的事了。」
最近看辛曉琪的一個采訪,她分享自己的出生,成長,愛情觀和音樂觀,那個曾經在現實和歌中都飛蛾撲火的人,如今已經可以平靜放松地回憶一切。
知道辛曉琪是從那首《領悟》開始。
最初,寫完這首歌的李宗盛曾經對辛曉琪說「抱歉,這首歌可能不會紅」。對于當時大紅的歌而言,而《領悟》的起伏很大,副歌聽起來也「不順」。
而辛曉琪則只是說,我盡力唱好就行。
後來這首歌成為了辛曉琪事業巔峰的起點,專輯第一天就賣了兩萬張,創下 50 萬銷量的紀錄。
李宗盛說沒人能把《領悟》唱得比辛曉琪更好,從《領悟》到《味道》,她總是能把所有歌打上自己的印記,或是痛徹心扉,或是絕望翻涌之后的釋然。
經歷后才懂得,然后用直覺去表達,她一直唱的,就是自己的故事。
1.
書香世家的音樂才女《領悟》
《領悟》前走過坎坷音樂之路
1962 年,辛曉琪出生在台灣台中,是家中的老幺,父母都是東北人。
辛曉琪的父親辛鳴皋是一名作家和詩人,還給《千年等一回》寫過曲。而母親則是一名普通工人。在童年的記憶里,辛曉琪常常看見母親會在晚上做一些手工來貼補家用。
雖然生活拮據,辛曉琪卻一直在照顧和愛中長大。
從小,辛曉琪就和爸爸媽媽聽著白光和李香蘭,和哥哥姐姐聽著西洋和爵士樂,在馬思聰的小提琴和姜成濤的聲樂中,感受音樂的滋養。
在家庭的影響下,辛曉琪從小就對音樂感興趣。
14 歲的時候,就考入了台北市華岡藝術學校音樂科西樂組,學習聲樂、鋼琴和小提琴。
79 年的時候,又被保送到台北中國文化大學音樂系學習。
畢業后,辛曉琪選擇做音樂講師,一做就是 11 年。
在專業院校的打磨,以及音樂教師生涯,讓她有了堅實的基礎。
在遇見《領悟》,遇見伯樂李宗盛之前,其實辛曉琪的路一直走得不太順。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