風雨飄搖的民國亂世,總藏著細膩如詩的故事與傳奇。
而最受矚目的十里洋場上海灘,更是在歲月的推杯換盞間,見證著一代代豪門的興衰落寞。
回望十九世紀的老上海,論起紙醉金迷的豪門名家,淮海路的盛公館若稱第二,則無人敢稱第一。
縱觀盛公館走出來的女子,不管是為愛癡等的盛七小姐,還是身為總理千金的盛家長媳,都用睿智優雅的活法,成為時代無法抹去的美好記憶。
今天提到的「上海最后名媛」任芷芳,與盛家長孫盛毓郵的愛情與相守,更為動蕩時代譜寫出一場浩蕩不朽的兒女情長。
在愛情和婚姻逐步物質化的當今,愛情還值得期待嗎?
對于這個問題,不同人有著自己的見解和答案。
如果愛情兩字愈加乏味,你我不妨先走進這段民國歲月;在任芷芳與盛毓郵的患難與共中,細品愛情和婚姻的本質和真諦。
富貴浮華散盡的滄桑中,真相往往會浮出水面。
嫁入盛家前,任芷芳是備受寵愛的富家千金。
她的父親任伯軒曾是舉人,后在北洋政府中做財政部長;母親同樣出身名門,書法和繪畫有很高的造詣。
這樣書香氣濃厚的家庭,也賦予了任芷芳真正的溫婉和優雅。
敏而好學的她,更是在父親的教導下,在詩詞、書法、繪畫、京劇等傳統文化方面有所成就;而新思潮涌動的時代,也讓這個溫婉的女子,率先接受了最為先進的教育和文化。
如今看任芷芳的照片,斑駁歲月依舊掩蓋不了她的優雅。
容貌清麗,身量纖長,顧盼生輝…這樣的她,舉手投足之間充滿了大家閨秀的風范。
如此典型的東方美人,所到之處也必然如光輝籠罩般;在名媛層出的舊上海,任芷芳這個名字,更是讓大批名門貴子為之傾倒,上門求娶者無數。
她與盛毓郵的緣分,源于中國最古老的門當戶對。
作為盛家長孫的盛毓郵,亦是含著金鑰匙長大。
當時的上海灘,盛家可謂是豪門之最;即便放眼全中國,也是數一數二的富豪之家。
算起來,盛毓郵也是真正的富三代。
他的爺爺盛宣懷,既是李鴻章的幕僚,更是洋務運動的先鋒。
在救亡圖存的運動中,他經商搞實業、辦教育、做公益,名下產業涉及輪船、電報、鐵路、鋼鐵、銀行、紡織、教育等諸多領域。
因此,舊上海的人們也曾調侃:每花出去一塊錢,都能流進盛家的口袋。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