唐朝滅亡后,進入了一個混亂時期,史稱五代十國。公元951年,后漢武將郭威打著「清君側」的名義,推翻隱帝劉承祐,建立后周政權。
然而郭威在位三年,便駕鶴西去了。偏偏他的兩個兒子均在后漢時喪命于汴梁,于是其養子郭榮繼位,是為周世宗。
郭威其實是郭榮的姑父,而郭榮本姓柴,被收養后改姓郭。郭威柴榮這對「父子」雖無血緣關系,卻同樣命比紙薄。公元959年,當了六年皇帝的柴榮也追隨先帝而去,終年不過39歲。
柴榮死后,其第四子柴宗訓被推上了皇位。
亂世之中,八歲的柴宗訓成了一個傀儡。不過一年時間,從陳橋便傳來趙匡胤兵變的消息。
而郭威當初恐怕做夢都想不到,趙匡胤篡位這招就是跟他學的。并且趙匡胤當上皇帝后,曾承諾厚待柴榮家人,后世《水滸》中也有描寫,被傳為一段佳話。
但直到專家考證才發現,趙匡胤完全是在說謊,柴家人早就斷子絕孫了。
趙匡胤本是官宦之后,父親趙弘殷乃是后漢圣都指揮使。但趙匡胤年輕時卻好游蕩,向來居無定所。
在襄陽寺借宿期間,有位老和尚見他年紀輕輕卻如此落魄,就給了他一筆錢,并囑咐他只要一路往北走,定能加官進爵。于是趙匡胤就聽從老和尚的建議,北上投奔到樞密使郭威的軍中。
沒多久,郭威就給趙匡胤好好地上了一課。
乾祐三年(950年),郭威打著「清君側」的旗號發動兵變。后漢隱帝劉承祐得知,殺了郭威一家老小,此舉反倒讓郭威叛逆之心更加堅決。
結果不到一年,后漢軍兵敗,郭威入京。皇帝劉承祐在逃跑途中被手下郭允明手刃。
郭威入京后,與劉承祐同宗的徐州節度使劉赟被封為帝,但郭威卻將他囚禁在宋州。然后郭威逼著太后李三娘聽政,命自己為監國。此時,后漢已經名存實亡了。
廣順元年 (951年)正月,契丹南下。郭威得到消息后,立馬率軍北上。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