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些年來,涉及精神類疾病的知名韓劇不在少數,比如《殺了我,治愈我》《沒關系,是愛情啊》《雖然是精神病但沒關系》《非常律師禹英雨》,等等。它們大多以精神類疾病作為切入口,在為精神疾病去污名化的同時,講述的仍是觀眾比較熟悉的類型故事,比如言情,比如律政。
Netflix推出的高口碑新作《精神病房也會迎來清晨》(下文簡稱《精神病房》),聚焦發生在精神病房里的故事。
《精神病房也會迎來清晨》海報
乍一打開《精神病房》,有些觀眾可能會覺得它有點平平無奇,納悶8.
9分是怎麼來的。
在內科工作了三年的護士鄭多恩(樸寶英 飾),來到精神科上班。鄭多恩對很多精神類疾病一知半解,她一邊工作一邊學習,在工作中不免犯下錯誤,給同事們帶來麻煩。觀眾有可能會覺得,女主角的人設既不專業也不討喜。
鄭多恩(樸寶英 飾)
《精神病房》的結構,是常見的單元劇模式,平均每一集會涉及一個病人、一種疾病。大多數病人在得到治療后,都順利出院。雖然出院并不代表痊愈,但《精神病房》對「治療」過程的呈現頗為簡略,也比較理想化。現實中,很多精神疾病的治療需要漫長的時間周期,并非女主角開導幾句病人就豁然開朗。
由此,《精神病房》的開局略顯平淡,若是抱著對醫療劇的預期或感到失望。不過,隨著劇情推進,隨著越來越多的病例出現,隨著各種精神類疾病與我們的「距離」愈發接近,《精神病房》的「好」也就逐漸顯現。
與此前那些講述精神類疾病的劇集不同的是,《精神病房》是一部真正集中的以精神類疾病為主題,以精神病人為對象的「行業劇」。但它不是傳統的醫療劇,劇集雖有涉獵疾病的治療、醫患關系等醫療劇內容,但并非表達的重點;《精神病房》更接近于對精神類疾病的一次詳盡科普,它力求在充滿人文關懷的溫暖講述中,澄清觀眾對于精神類疾病的諸多誤解。
其一,我們與精神疾病的距離很遠嗎?
很多人的第一反應是,精神疾病很遙遠,較少見,也很「恐怖」。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