凱米颱風正迅速增強,各國氣象預報趨于一致,台灣是否能逃過一劫,成為全台關注的焦點。昨日(20日)生成的第3號台風「凱米」,未來幾天的動向將決定是否有機會放颱風假,還要密切觀察這幾天的颱風走向。
根據台灣氣象局和各大氣象論壇的分析,凱米颱風預計21日開始加速發展,可能轉為中度台風,在周二發布海上台風警報。目前,日本、歐洲、美國和台灣的氣象模式都逐漸趨向一致,雖然登陸機率不到25%,但北台灣地區仍顯風險,暴風圈將掃過台北、新北及周邊各地。
氣象專家們在社交媒體上熱議凱米的走向。前氣象局長鄭明典在社交平台發表了他的看法:「這個台風的密云區域突然強烈發展,全白的云頂范圍非常大,很少見的強烈對流!」他還警示道,凱米颱風正快速成長。
然而,「林老師氣象站」的林得恩則持不同意見,他認為如果太平洋高壓稍微再向西推進一點,整個台風路徑將明顯向西北調整,這樣一來,宜蘭以北、新竹以北地區發布陸警的機率將上升至80%,大台北及西北部地區的降雨量也可能顯著增加。更糟糕的是,這會使西南部沿海(台南至屏東)及東北部沿海(新北、基隆、宜蘭)在7月20日至24日期間面臨年度大潮,增加海水倒灌和積淹水的風險。
凱米颱風目前位于北緯16.2度、東經111.5度,過去移動速度為每小時13公里,最大風速達到每秒15公尺。根據日本和美國的區域模式預測,台風將在25日凌晨最接近台灣,暴風圈半徑有可能覆蓋整個島嶼,雖然目前發布陸上台風警報的可能性還未定,但各地方政府和居民都已進入備戰狀態。
無論如何,大家的防范意識已經被徹底激活,這或許是凱米颱風帶來的一大變化。不論專家觀點存在多少分歧,還是要保持警惕,「寧愿多做準備,不愿遺憾連連」這一原則永遠不過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