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先生的家庭仿佛被一股沉重的烏云籠罩住了。話說,三個孩子的父親王先生一直以來都對自己13歲的女兒心存疑慮。原因無他,女兒實在是太漂亮了,完全不像他和妻子任何一方的樣子。雖然這樣的美貌讓她在同齡人中備受歡迎,但在王先生的心中卻始終存在一個無法忽視的疑問:「這真的像是我親生的嗎?」
從擔憂到懷疑,王先生終于做了一個決定——偷偷去做親子鑒定。
然而,當鑒定結果顯示女兒并不是親生的時,他的世界徹底崩塌了,但他并未徹底死心。王先生又找了另一家機構進行重復檢測,希望結果會有所不同。遺憾的是,第二次的結果依然是一致的——女兒不是親生的。這讓王先生感到極度的痛苦和憤怒,他覺得自己被蒙在鼓里太久了。
忍耐不住的王先生,一把拿著親子鑒定結果回家找妻子質問。妻子也被這個突如其來的消息震驚得目瞪口呆,她眼含淚水地跟王先生解釋,自己從未做過任何對不起丈夫的事情。為了弄清真相,夫妻倆決定帶著孩子以及其他家庭成員一同去做第三次親子鑒定,以求得到一個確切的答案。
當一家人緊張地等待第三次親子鑒定結果時,孩子的奶奶甚至因過度緊張而差點暈倒。然而,最令人無法接受的事實終于揭曉——孩子不僅與父母無關,連帶著家庭其他成員都沒有任何血緣關系。也就是說,這個養了多年的孩子,實際上是在醫院被抱錯了。
聽到這個結果,整個家庭瞬間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混亂和絕望中。孩子的奶奶直接崩潰,大聲哭泣著抱怨醫院的失職。而夫妻倆則滿臉茫然地看著已經和他們生活了多年的孩子,心中百感交集。他們一直視如己出的孩子,竟然不是他們的親生骨肉,那他們的親生孩子又在哪兒呢?這個問題如一把利刃,刺痛著他們的心。
面對這個難以接受的現實,他們是否應該將孩子留下,還是去尋找他們的親生骨肉?兩個答案擺在面前,兩個孩子兩個家庭,是繼續承認這個孩子,把她視作自己的一部分,還是去尋找真正的親生孩子,他們陷入了深深的糾結和痛苦之中。
最終,這對夫妻決定,無論如何,這個孩子他們是不會放棄的,她已經是他們家庭的成員,無論生理上是否有血緣關系,心靈上的紐帶早已緊密相連。
那麼,家長如何確定有沒有被抱錯呢?可以通過以下三種方式。
1.直接做親子鑒定
直接進行親子鑒定可以說是判定孩子是否是親生的,最簡單也是最粗暴的方法了。雖然這種方法很有用,但是還是只有小部分的人會使用它。因為使用這項技術的成本實在是太高了,不僅要花費一定的財力有時候還可能傷了家庭的和睦,所以不到萬不得已還是盡量不要使用這種方法。
2.和護士進行確認
在出院之前,家長一定要跟照顧自己孩子的護士多次確認,才有可能降低孩子抱錯地可能性。因為有的護士,會同時照顧很多孩子,所以他們弄錯也是情理之中。但是家長們就得多一個心眼了,不然孩子抱錯了有時候會悔恨終生。
3.根據父母的基本特徵進行判斷
除了向護士反覆確認,家長自己也要學會判斷孩子是否是自己的。在孩子生下來後,家長就應該熟記孩子身上的特徵,以讓家長日後能夠順利認出孩子。出院的時候,也要看看孩子長得是否像父母,畢竟如果是親生的,身上一定會有相關的與父母類似的基本特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