面對孩子的哭鬧,家長們的反應各不相同。有的家長可能會立刻滿足孩子的要求,以求得一時的安寧,但這種做法可能會讓孩子形成錯誤的認知,認為只要哭鬧就能得到想要的東西。然而,一位霸氣媽媽的做法卻贏得了眾多網友的稱贊。
據《Wetalk》論壇上的一位網友分享,他在超市目睹了這樣一幕:一位媽媽帶著幼兒園大班的兒子購物。小男孩一會兒拿巧克力,一會兒拿零食,吵著要媽媽買。最后,他拿起一個玻璃罐裝水,興奮地說:「媽媽,這瓶子好酷哦!我要買!」
媽媽冷靜地回應:「放回去,你又不愛喝水買什麼買,我這邊有水,來,給你喝。」小男孩搖頭說不要,堅持要那個瓶子裝的水。媽媽堅定地說:「不要喝就算了,我不會給你買。」
可以預料,小男孩開始大哭大鬧,超市里的客人和店員都注意到了他們。爸爸一邊安撫,一邊試圖用麥當勞轉移孩子的注意力,但這一招也無濟于事。小男孩甚至抓起旁邊的餅干大喊:「你走開!」連爸爸也無奈地求情:「就讓他買吧……」
然而,媽媽依然堅定地說:「放回去,不然籃子里的零食我通通都要放回去。」小男孩與媽媽對峙,突然把玻璃水瓶摔在地上,水瓶碎了一地。
爸爸立刻打圓場:「干嘛這樣,小孩要就給他買就好,又不是沒錢……」媽媽立刻反駁:「不是有沒有錢的問題!你現在不好好教要什麼時候教?他就是被你寵壞了!」然后要求兒子把地上的碎片收拾干凈。
媽媽嚴肅地說:「你越哭我越不會買給你,水是你摔破的,碎片你就應該撿干凈,撿干凈之后剛才那些東西我再叫爸爸拿回來!你自己把這瓶水浪費了,我不會再多買一瓶給你!只給你一分鐘,你再不撿,什麼東西都沒有。
」小男孩一邊哭,一邊用抹布慢慢撿碎片。一旁的店員也不敢吭聲。這位媽媽的作法讓網友直呼「太霸氣了!」并把這件事發到網上,其他網友也紛紛稱贊她:「小孩就該這樣教!」「真想過去對她說,你做得太好了!」「太多被慣壞的小屁孩~」
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,他們需要學會用更合適的方式來表達需求,比如用語言而不是哭鬧;他們需要遵守一些界限和面對一些失望,比如不能喜歡別人的玩具就開搶,不能看到什麼都要買。而這些,沒有哪個孩子是生來就會的,他們需要在實踐中學習和強化。
這位霸氣媽媽的做法,讓小孩明白什麼是對的、什麼是錯的。她堅持原則,不因孩子的哭鬧而妥協,這種教育方式值得很多家長學習。如果總是吵一吵就什麼都買給孩子,孩子可能會得寸進尺,變成小霸王。到時候進入青春期,更是難以教導。
教育孩子是一個長期而復雜的過程,需要家長的耐心和智慧。在孩子哭鬧時,家長應該保持冷靜,用正確的方式引導孩子,讓他們學會自我調節情緒,學會用合理的方式表達需求。這樣,孩子才能在成長過程中,逐漸形成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行為習慣。
總之,這位霸氣媽媽的做法給很多家長提供了啟示。在面對孩子的哭鬧時,我們不應該一味地遷就,而應該堅持原則,用正確的方式引導孩子。只有這樣,孩子才能在成長的道路上,越走越穩,越走越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