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77年6月,連著好幾天晚上,謝賢都獨自驅車到無人的山頂,痛哭上十多分鐘。
那時,他剛跟「台灣第一美女」甄珍結束兩年的婚姻生活。
那也是他的第一段婚姻。
心痛是自然的。
哭了幾天后,他突然頓悟:她都不想記得我,為何我還要記住她?
朝夕相處兩年的前妻,說忘就能忘嗎?
對其他人來說,很難。可對于謝賢,那是說到做到。
多年后,謝賢同友人在餐廳聚餐,席間有位女人要找謝賢。謝賢走過去,發現女人不遠處有一位熟人,在對女人禮貌性地說了聲「嗨」之后,徑自走向熟人,嘰嘰喳喳講了五六分鐘后,回到了餐桌上。
朋友問他:「見到那個女人了嗎?」他反問:「那個女的誰啊?」朋友大驚:「你前妻啊,甄珍啊。」
謝賢一拍腦門,我怎麼就沒認出來!
可這樣戲劇性的一幕發生在浪子謝賢身上并不稀奇。
他一生放浪不羈愛自由,從不留戀過去,也不幻想未來,只管快活當下。過去的情感糾葛,不論開心還是不開心,在分手后,一切隨風。
他健忘到近乎無情。卻又沒人比他更長情。
上世紀五十到八十年代,在香港娛樂圈,謝賢是當之無愧的男主角。
1954年,18歲的謝賢以粵語電影《樓下閂水喉》出道。雖然是配角,但他還是憑借高大的身材,俊俏的外貌,在一眾影星中脫穎而出。
沒過幾年,便在多部影片中擔綱男主角。
不管是倫理片、文藝片,還是喜劇片、愛情片,他演什麼,什麼就能大賣。
謝賢因此成了公司的「搖錢樹」。公司有錢了,就給員工加雞腿。據說有位同事曾一口氣買下六間戲院。這真是以一己之力養活了整家公司。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