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下是來自李長發(化名)的自述,故事較長,請您耐心閱讀,故事講述了主人公從小到大,對于童養媳的從不滿到不悔的轉變,他們的故事告訴我們一個道理:愛,能改變一切,要珍惜眼前人。
91年我師范畢業,那年我19歲,我家里有一個母親養大的童養媳。
你們一定會奇怪,都什麼時代了還有童養媳?
其實,她只是母親一時心軟,收養的一個朋友的親戚家的孩子。
她到我家時只有十多歲,因為她當時對母親說:
「我長大了給你家當媳婦,報答你的恩情。」
所以,村上的人們便戲稱她是我家的童養媳。而她也從來不否認。
我師范畢業時,她也18歲了,母親讓我和她結婚,我不同意。
母親說:「你想不認這個媳婦,除非我死了。」
在母親的逼迫下,我們結了婚。誰知道她能干又賢淑,成了我生命中的福星。
我叫李長發,出生在城郊鄉結合部的李家莊。
我們村離城不遠,從我們村出發到市里最繁華的火車站,不超過十里地。
我家是工農結合的家庭。我的父親是一名復員軍人,安排在工廠里當工人。
母親曾經是地主家的女兒,因成分不好,雖然有文化也長得漂亮,但卻下嫁給了父親。
隨父親戶口遷到了李家莊,成了一位樸實的農民。
母親常感嘆生錯了時代,命運待她不公。
我們家的生活條件在村上算是不錯的。分田到戶時,我家五口人,五畝地,一畝種菜,其余種主糧。
大哥大姐學習不好,早早下了學,幫著家里干農活。
母親身體不好,便在村里小學做了代課老師。父親又能掙工資,家庭經濟還算寬裕。
85年我剛上國中一年級,學習還行,每周回家一次。
記得是春天的一個周日,我像往常一樣從學校回家,卻意外發現家里多了個小女孩。
她和我年齡相仿,卻長得又瘦又小,最引人注目的是她那寬寬的額頭,農村話叫「奔樓頭」。
她的眼睛特別大,也許是因為瘦,顯得格外明亮。
我好奇地打量她,心想這小姑娘是誰?
大哥大姐見我回來,嘻嘻哈哈地告訴我:「咱媽給你找的媳婦。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