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當今社會,許多人欠債不還,經歷過的人都知道,現在欠錢的人就是「爺」,要債時還得說好話哄著。然而,今天我們要講的是一個八旬老人替去世的兒子們還債的感人故事。
吳乃宜老人一家世代生活在海邊,以出海捕魚為生。吳乃宜有四個兒子,全都已經娶妻生子,雖然沒有大富大貴,但生活平淡幸福。然而,2006年夏天的一個超強台風「桑美」改變了這一切。這場台風不僅打沉了兒子們用積蓄和貸款買來的漁船,還奪走了吳秀柱、吳秀本、吳秀遠三兄弟的生命,只有二兒子吳秀全幸運地活了下來
。
得知噩耗的吳乃宜老人和老伴悲痛不已,吳乃宜老人更是多次因打擊過大而暈厥。台風過后,許多人拿著欠條上門要債,飽受喪子之痛的吳乃宜老人沒有哀聲連連,而是向要債人們承諾:自己一定會想辦法替兒子們還錢。
拿到三位兒子的人身和船只保險賠款共24萬元后,吳乃宜老人立即去信用社還貸。打撈起的漁船賣了30萬元,這筆錢也全部用來還債。面對兒子們欠下的80多萬元債務,有人勸吳乃宜老人說,三位兒子已去世,不還債別人也無可奈何,況且法律上沒有兒子去世后父親償還債務的規定,但吳乃宜老人堅決替兒子們還債,不做欠錢不還的人。
巨額債務讓這個本不富裕的家庭更加艱難。雖然家里還有二兒子吳秀全和兒媳,但吳秀全因海難落下病根,還要照顧去世兄弟的孩子,夫婦倆負擔重,只能外出打工還債。
吳乃宜老人每月靠幾百塊錢低保費生活,
強忍病痛堅持下地勞作,種作物換錢。他經常從住的柳隴山下到海邊沙灘拾荒,日復一日撿飲料瓶、易拉罐,有時撿一大筐也只能賣幾塊錢。他和老伴還一起織漁網,但兩位老人年紀大,眼睛花、手腳慢,兩三個月才能織成一片網,賣300多元。
還債的六年里,吳乃宜老人節衣縮食,每天只吃稀飯和青菜,穿的衣服破舊。好心的鄰居偶爾送點飯菜小魚蝦,但吳乃宜老人堅持節儉。他抽便宜的水煙,病痛纏身也忍著不吃藥,實在受不了才花幾塊錢打一針。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