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甄嬛傳》這部劇,真是讓人百看不厭!劇情跌宕起伏,人物個個鮮活,尤其是后宮那些妃嬪,個個都是「戲精」,看得人又愛又恨,要說最讓人「意難平」的角色,浣碧必須擁有姓名!不少網友都說,一開始還挺同情浣碧的,出身不好,處處受制于人,可越看到后面,越覺得她「作」,甚至還有點「恨」她了。
圖片來源于網絡
大家為啥對浣碧的態度轉變這麼大呢?
其實啊,這跟她的性格有很大關系,浣碧雖然是甄嬛同父異母的妹妹,但從小在甄府做丫鬟,心里一直憋著一股「勁兒」,這股「勁兒」,說好聽點是「上進心」,
說難聽點就是「不甘心」,她渴望得到和甄嬛一樣的寵愛和地位,甚至不惜為此耍一些小心機。
記得剛進宮那會兒,浣碧對甄嬛可是掏心掏肺的好,簡直就是甄嬛的「小棉襖」,每次看到她們姐妹倆互幫互助,都覺得特別暖心,可惜好景不長。
隨著甄嬛得寵,浣碧的心態開始發生變化,她不再滿足于做一個默默無聞的丫鬟,而是想要得到更多,包括皇上的注意,甚至果郡王的愛情。
圖片來源于網絡
咱們也不能全怪浣碧「想太多」,在那個等級森嚴的后宮,誰不想往上爬呢?只是浣碧選錯了方法,也高估了自己的魅力,她一次次模仿甄嬛,想要引起皇上的注意,結果卻適得其反,
還被皇上當眾嘲笑,想想也挺可憐的。
最讓人無法原諒的,還是她在眉莊葬禮上的表現,眉莊是誰啊?那可是甄嬛在宮里為數不多的真心朋友啊!眉莊去世,甄嬛悲痛欲絕,可浣碧呢?她倒好,不僅沒有表現出絲毫的悲傷,反而在那「心不在焉」,甚至還偷瞄起了果郡王你說氣人不氣人?
圖片來源于網絡
估計從那一刻起,很多觀眾對浣碧的好感度就降到了冰點,畢竟,在那樣一個悲傷的場合,浣碧的表現,不僅是對逝者的不尊重,更是對甄嬛情感的踐踏。
後來,浣碧用「手段」嫁給了果郡王,本以為能「守得云開見月明」,結果卻「賠了夫人又折兵」,她以為只要嫁給了果郡王,就能得到他的真心,卻不知道,有些感情,是強求不來的。
圖片來源于網絡
果郡王心里只有甄嬛,對她始終只有兄妹之情,這讓浣碧更加嫉妒和怨恨,她一次次試探、挑釁
,甚至不惜用孩子來爭寵,最終卻把果郡王越推越遠。
浣碧的悲劇,從一開始就注定了,她出身不好,又太過執著于名利和愛情,最終落得個「機關算盡太聰明,反誤了卿卿性命」的下場。
圖片來源于網絡
網友「情感分析師」一針見血地指出:「浣碧最大的悲哀,不是出身不好,而是太想證明自己,她總想得到自己得不到的東西,卻忽略了身邊真正值得珍惜的人和事」。
是啊,如果浣碧能夠放下執念,安安心心做甄嬛的好妹妹,或許她也能收獲屬于自己的幸福,可命運弄人,她最終還是走上了一條不歸路,讓人唏噓不已。